5月21日下午,基础医学院第一党支部在基础医学楼C203教室举办五月特色党日活动:“‘书’写人生”。根据前期党员们投票选出最喜爱的书籍《活着》,本次活动特组织党员同志们一起,坐谈读后感想。
罗虎老师作为《活着》这本书的推荐人,谈了自己的推荐理由:《活着》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,在作者余华的笔下,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苦苦挣扎。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,让人难忘。它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读者,诉说着一个悲凉平凡的故事。最令我为之感动的是富贵的女人家珍,在家境富裕的时候,富贵整天在县里吃喝嫖赌,对怀有身孕的家珍拳打脚踢。家道中落以后,家珍并未离开富贵,而是不顾父亲的反对抱着刚满半个月儿子回到了富贵贫穷的茅屋里。富贵好几次说家珍是个好女人,娶到她是他这辈子的福气。他们是不幸的,看似一无所有,实则拥有一切,幸福也许跟钱没有关系,只要一家人的心是在一起的,那么凭借自身的努力,在困苦中也能品味幸福的真谛。最重要的是人的心能不能相偎相依。若能,怎么样都是幸福的。
支部书记郭美霞老师发表感言说:这本书读着读着,我的泪终于忍不住的落下。我是先看了电影,最近才看了原著,看完之后心情一直不能平复。福贵的悲惨命运成为中国几亿人的生活缩影,我一直在期待着,希望故事有所转折,希望福贵最后有一个幸福的结局,可是作者却是如此的吝啬与残酷,只留下了一片沧桑。
支部委员武辉发言说:这是第一次读余华先生的《活着》,它的语言很平实,可以说是有些词句会比较粗俗,但就是这份粗俗让我不用刻意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,书的思想会平缓的向你娓娓道来。它主要讲诉了地主少爷福贵崎岖的一生,从衣食无忧的大少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败光了家产,父亲被活活气死,母亲、妻子、儿女、孙子相继离他而去,最后和他相依为命的是一头老黄牛,艰难孤单的活在世上。
党员同志们纷纷发表读后感,同志们一致认为:《活着》是一本好书。通过讲述这样一个个苦难的故事,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。也让大家知道:人只要活着,就有希望。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。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,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。活着,是一种态度,代表着尊敬,对生命本身的尊敬。一个尊敬生命的人,就该是被尊敬的,即使他一无所有。本次活动,陶冶了情操,所有党员表示受益匪浅,建议支部再次举办类似的活动。(文/王祎丽 图/武辉)